防災減災|汛期遇到地質災害,這些避險自救知識要牢記

日期:2024-06-19 10:25:08 來源: 編輯:連城融媒體中心
字號:【
圖片

暴雨天氣可能導致
坍塌、山洪、泥石流
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
此類次生災害具有延后性
容易造成更為嚴重的傷亡情況


雨季是崩塌、山體滑坡多發、易發時段。但是在崩塌、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發生前,人們可以通過一些前兆作出判斷,以便采取快速、正確的自救方法。


崩塌發生的前兆一般表現為:有掉塊、墜落,小崩小塌不斷發生,崩塌腳部出現新的破裂形跡等。


山體滑坡的前兆一般表現為:滑坡前緣坡腳處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冒出,或者出現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變等類似的異常現象;在滑坡體中部、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縫隙,表明已進入臨滑狀態;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上隆現象,有巖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聲音。


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防范崩塌、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呢?


防范崩塌:首先要避開在崩塌危險區進行的各種建設;其次,對近期有可能發生崩塌及可能受到崩塌危害的地段,應提早組織人員疏散和財產轉移,減少損失;應注意觀察坡體狀況,當崩塌發生時,要迅速向崩塌兩側逃生。大雨后或連續陰雨天,不要在山谷停留;不得進入有警示標志的危險區;如遇陡坡往下掉土或石塊時,不要從下面穿行,不要攀登危巖。


防范山體滑坡:首先要選擇安全地帶修建房屋,不要隨意開挖坡腳,不隨意在斜坡上堆砌土石,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溝渠;特別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險區逗留;其次是發現有滑坡前兆時,應及時向當地政府報告異常情況,并及時撤離危險區。此外,還要加強對災害性天氣的預警預報工作,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工作。對陡坡下及溝道附近的居民點、工程施工區等區域,要事先確定安全的避災場所、撤離路線和責任人員,提前進行演練,確保出現險情時能及時安全轉移避讓。


如何避險自護?
這些安全知識要知道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來源:應急管理部


    最新消息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

    微信掃一掃,關注連城融媒

    連城融媒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