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水稻制種產業興 穩糧增收兩相宜

日期:2025-06-26 09:39:29 來源: 編輯:連城融媒體中心
字號:【

6月24日,在連城縣北團鎮孫臺村,公路旁平坦肥沃的水稻制種基地里,農機手操作旋耕機,將一塊塊稻田翻耕出層層新泥;農民們忙著起秧、轉運、拋插,次序將父本、母本水稻制種秧苗移栽進剛剛翻融、平整的農田中。微風拂過,秧苗輕輕搖曳,宛如綠色的音符,奏響了夏日繁忙火熱的樂章。

圖片

“現在正是制種水稻插秧的關鍵時期,一刻也耽誤不得。制種插秧分父本母本,對秧苗的間距要求比較嚴格,人工插秧能夠靈活調整父本秧苗栽植的深度與密度,確保間距精準。母本就用機械插秧,能大大提高效率。”基地負責人黃志強一邊指揮著農民進行插秧作業,一邊說道。

黃志強是北團鎮種糧大戶,在縣農業部門和北團鎮的支持鼓勵下,從2023年起,他將自己流轉耕作的260余畝田地轉為發展水稻制種,并通過引入“人+機械”的靈活耕種模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增加了經濟效益。目前,基地已經和種子公司簽訂合同,訂單式銷售根本不愁銷路。

“我們制種基地用工多,是帶動農民增收的好產業。”黃志強介紹說。相較常規水稻可以全程機械化種植,水稻制種從育秧、插秧到田管、授粉、收割,眾多工序需要人工作業完成,為當地及周邊村民提供許多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機會。“我從年頭到年尾都有活干,一天能賺100多塊錢,離家又很近,很好。”在農田里忙碌的孫臺村村民黃秋桂樂滋滋地說道。

圖片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芯片”,也是糧食安全的基石。近年來,連城縣大力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和自然條件優勢,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強化技術指導服務,開拓“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全縣制種面積達6000余畝,不少農戶通過雜交水稻制種、土地流轉、勞動務工、土地輪作等方式實現持續增收。




記者:黃水林 周潔


    最新消息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

    微信掃一掃,關注連城融媒

    連城融媒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