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浴血榮光》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震撼開播。該劇由陳力執導,王仁君、王志飛等實力派演員主演,以“黨的建軍路線”為主線,聚焦1927年至1935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從南昌起義到遵義會議的熱血奮斗歷程,這段淬煉初心與信仰的崢嶸歲月譜寫了一曲從絕境奮起到偉大轉折的英雄史詩。連城縣以其深厚的紅色底蘊和獨特的客家文化,成為劇中的取景地之一。
始建于南宋的培田古村落,以30幢明清古宅、21座祠堂和千米古街聞名,被譽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劇中再現了古村“九廳十八井”的官宅格局與南山書院“耕讀傳家”的傳統。漫步青石板街,可循著劇集鏡頭,感受當年革命者穿梭于古巷的隱秘歲月。
圖片來源:連城文旅
這座清末建筑是連城最早的縣級黨組織——中共連城縣臨時縣委所在地。1929年5月,毛澤東、朱德在此接見閩西地方武裝領導人,作出攻打龍巖城的關鍵決策。祠堂內“沒收土豪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等幾十條紅軍標語,斑駁字跡至今清晰可見。
圖片來源:閩西日報/宋客攝
1929年紅四軍三次進駐新泉期間,毛澤東在望云草室起草《古田會議決議》,首次文字提出“絕對的黨領導”建軍原則。舊址內“命令如山”與“鐵的紅軍”等標語,正訴說著這段歷史?。
擁有300年歷史的美玉堂,是國家級非遺“連史紙制作技藝”傳承基地。傳統竹絲漂白、撈紙烘焙等72道工序,這一“紙壽千年”的技藝曾用于印制革命文件。在體驗古法造紙,觸摸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間,非遺技藝見證革命文脈。
肖坑村是革命基點村,古民居保存比較完好,村內白墻、黑瓦、古道、古樹、水圳相映成趣。該村紅色歷史文化遺址豐富,在當年紅四軍曾駐扎的祈公祖祠和劉萬保祖屋的照壁上,至今仍留存多條紅軍標語。《浴血榮光》在此拍攝取景,讓觀眾透過鏡頭重溫那段紅色記憶。
這個夏天
不妨走進連城
在光影與現實的交錯中
重溫那段浴血榮光的歲月
編輯:吳秋靜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