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浴血榮光》走進培田:體驗紅色記憶與客家風情→

日期:2025-07-25 10:33:50 來源: 編輯:連城融媒體中心
字號:【

您是否對那些承載著深厚歷史與獨特風情的地方充滿向往?重大革命歷史劇《浴血榮光》部分場景曾在培田古村落取景拍攝,這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因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譽為“民間故宮”。今天,讓我們跟隨《浴血榮光》的取景足跡,探訪這座藏于閩西的瑰寶。

01

圖片

紅色記憶:烽火歲月中的精神傳承


eba12a37b76f24e91682d743d11cce9d.jpg

培田古村落內至今仍保留著革命時期的遺跡,古建筑的青磚黛瓦、幽深巷陌,成為了影視劇再現崢嶸歲月的絕佳場景。除《浴血榮光》外,《古田軍號》《紅色搖籃》《絕境鑄劍》《絕命后衛師》等紅色題材作品也曾在此取景,讓培田成為紅色客家影視拍攝基地。為了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重溫和學習百年黨史,培田村專門開辟了紅色記憶陳列館,吸引著人們前來緬懷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圖片
圖片
8c6ce673fe220e0b8c08a2ccf7e9555.jpg
1d5a47a83050644caacb8e33de8a95c.jpg
圖片
圖片
5f1d78a8acb50b57488a806bad0a8e7.jpg
dc7bfc7a4bd2139fdac615c4c5f2bec.jpg
圖片

02

圖片

耕讀傳家:客家文化的源源賡續



“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這幅刻在大夫第門前的對聯,道出了培田村崇文重教的傳統。鼎盛時期,村中有18座書院私塾,南山書院更以“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墻第一家”聞名,培養出翰林學士等人才。清代創辦的婦女學堂“容膝居”則開創了客家女性教育的先河。如今,村民仍延續著春節寫聯、書畫研習的習俗,讓家風家訓代代相傳。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03

圖片

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培田村按照圍繞實施鄉村文化會客廳“1+N”建設行動思路,將一批閑置古民居改造為村史館、客家嬰童服飾館、糧食印記陳列館等特色展館,并恢復“春耕節”等傳統活動,吸引游客體驗犁田插秧、舞龍舞獅、雕版印刷等民俗體驗。建成培田美術館,吸引藝術家駐村創作,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走進培田,既是觸摸一段熱血沸騰的紅色歷史,也是邂逅一方靜謐悠遠的客家桃源。《浴血榮光》的鏡頭之外,這座古村正以更豐富的姿態,等待您的探索!




交通路線


駕車從G25長深高速出口(朋口收費站)下,途徑319國道和661縣道到達培田古村落。從高速出口至古村落全程14公里,約15分鐘。也可以打開手機地圖地圖搜索“培田古村落”,導航過去即可。









來源耕讀傳家 民間故宮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

    微信掃一掃,關注連城融媒

    連城融媒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