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層厚度、密封性能還有優化空間,得再細化參數?!薄爱a品工藝要在精致、精細上做文章,把細節短板補上。”近日,連城工業園區內的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嚴浪基黨員工作室”里,一場圍繞冷藏保溫箱優化方案的研討熱烈開展。技術、生產、品管等部門的黨員骨干與核心成員齊聚,從技術參數到工藝細節逐項梳理問題、碰撞思路,以黨建引領下的協同創新,為產品升級注入“紅色動能”。
黨建引領是連城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近年來,連城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企業發展“硬實力”。為破解建筑新材料產業鏈發展難題,引領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邁進,連城創新構建黨建工作體系。成立建筑新材料產業鏈綜合黨委,以工業園區為核心平臺,深化“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模式,讓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同時,持續強化“兩新”工作隊伍建設,選派黨建指導員實現企業掛鉤指導全覆蓋,幫助規范黨建工作;著力提升企業黨組織中高層次人才占比,推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以“黨建鏈”牽引力激活“產業鏈”內生力。
在黨建引領下,產業鏈企業紛紛成立“黨員攻堅隊”“黨員工作室”,將技術攻關、降本增效“主戰場”變為黨員發揮作用的“練兵場”。作為“鏈主”企業,賽特新材的“嚴浪基黨員工作室”成為技術創新“橋頭堡”,黨員技術骨干帶頭攻克32項技術難題,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265萬元;福建天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組建黨員技術團隊,聚焦碳基材料技術研發突破壁壘,顯著提升生產效率,為產業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人才是創新核心、產業發展“第一資源”。連城發揮黨組織“引才、育才、留才”紐帶作用,為鏈上企業構建“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態。依托政策優勢,柔性引進17所高校院所科研團隊,建立“飛地”研發中心,讓高端智力資源助力企業攻克技術瓶頸;針對企業用工需求,組織產業鏈專場招聘、視頻直播招聘近30場次,精準輸送人才超2000人次。此外,各涉企部門深入開展“發展環境提優攻堅”和“百干掛百企”行動,主動上門對接需求,提供政策解讀、問題紓困服務,搭建政企“連心橋”。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驅動“產業強鏈”,是連城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為加速創新成果轉化,連城推動鏈上企業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讓實驗室科研成果快速走向生產一線。截至目前,產業鏈新增有效發明專利8項、有效實用新型專利66項、有效外觀設計專利14項,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加強培訓指導,助力博文、航凱等3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家;支持賽特新材申報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企業吸引高端人才、開展前沿研究搭建更高平臺;推動奕龍新材料等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入人工智能和5G技術實現生產線數字化監控,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同時,實施培優扶強龍頭企業行動計劃,出臺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政策舉措,從資金扶持、政策保障、服務優化等方面,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活水”。
為鑄牢資金鏈壯大產業鏈,連城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橋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通過《連城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實施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推出特色金融服務,滿足建筑新材料產業鏈多樣化需求;建立完善企業地產品名錄,優先推薦工業地產品在地方公、私項目中使用;用好住建部對口支援、廣州龍巖對口合作、連城湖里對口幫扶等優勢,幫助企業產品開拓廣州、廈門等地市場,將服務落實到“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黨建的引領下,連城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推動建筑新材料百億產業集群打造成型。2024年,連城建筑新材料產業實現規上產值62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4%,成為拉動連城工業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